- · 《缔客世界 》收稿方向[05/28]
- · 《缔客世界 》投稿方式[05/28]
- · 《缔客世界 》征稿要求[05/28]
- · 《缔客世界 》刊物宗旨[05/28]
中国民乐绽放世界魅力
作者:网站采编关键词:
摘要:新华社北京2月25日电题:中国民乐绽放世界魅力 新华社记者 徐欣涛 王承昊 刘昊东 在北京罗马花园小区一所住宅内,琴声悠悠,流水潺潺,伴着缭绕的烟雾和沁人的茶香,仿佛置身颐
新华社北京2月25日电题:中国民乐绽放世界魅力
新华社记者 徐欣涛 王承昊 刘昊东
在北京罗马花园小区一所住宅内,琴声悠悠,流水潺潺,伴着缭绕的烟雾和沁人的茶香,仿佛置身颐养身性的世外桃源。环顾四周后才发现,流水声来自屋内的假山石装饰品,抚琴的姑娘是马来西亚留学生莫瓅。
莫瓅是众多来自海外的民乐爱好者之一。近年来,有越来越多的外籍人士醉心于中国民乐。悠扬的竹笛、低婉的古琴、如泣的二胡……各具特色的民族乐器传递着一代代中国人的思想与心境。随着中外交流日益密切,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,中国民乐也在全球文化交响乐中奏响独特的乐章。
东方天籁之音
莫瓅与莫庚是一对来自马来西亚的姐弟,父亲是马来西亚华人,母亲是中国人。特殊的身份使姐弟俩常辗转于两国之间,而未间断的是对中国民乐的学习与热爱。
姐姐莫瓅,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学习服装与服饰设计。她初识古琴还要追溯到十多年前父亲给她买的一张CD,古琴演奏家赵晓霞优美的琴声立刻攫住了她的心。“我会反复听那张CD,因为古琴的韵律能让我很快静下心来。当时我就希望能学会这门乐器。”莫瓅说。
马来西亚留学生莫瓅在弹奏古琴。新华社记者 徐欣涛 摄
多元化的课程设置和开放的校园环境吸引莫瓅来到中国读大学,学校开设的古琴选修课给了她系统学习古琴的机会。“信息时代很多年轻人都很急躁,我刚上手的时候也这样,但经过练习,现在我弹琴时能静下心来思考,这对我的生活帮助很大。”她说。
与姐姐不同,弟弟莫庚更钟爱二胡。“以前觉得二胡很老调,熟悉后才发现二胡其实可以很喜庆。”他说,初中在马来西亚的华校参加了华乐团,由此结缘了二胡。现在在中国读高三的他,繁忙的学业之余也会抽时间拉奏。“初学时遇到了各种困难,一度想放弃,庆幸自己坚持了下来。”
同样喜爱中国民乐的还有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德籍教师马琳,她接触古琴的初衷是想提高中文水平。“我觉得语言要运用起来,所以我一直想用中文做些事情。我上班路上经常能路过一家古琴学校,觉得琴声很好听,就决定学习这种乐器。”她说。
学会一门乐器的演奏并非易事。“我每天练习30分钟,弹完以后总感觉手疼。”马琳给记者看她手指上练琴留下的疤痕。但也是通过古琴,她在异乡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琴友,于是坚持了下来。
中国文化魅力
“尝尝看这是什么茶?”青年古琴演奏家、清华大学艺术教育中心古琴教师陈璨边给马琳倒茶边问。
端起杯子看了看,轻轻呷上一口,马琳回答道:“应该是白茶里的白牡丹吧。”陈老师赞许地点了点头,马琳颇为得意地说:“我现在通过观察茶叶就大致能分辨出茶的品种。”
品茶,是马琳通过学习古琴发现的又一个兴趣。“中国传统文化具有连通性,了解民乐以后,我对中国的文学、书法和茶艺都产生了兴趣。”马琳说。
陈璨指导德籍教师马琳弹奏古琴。新华社记者 徐欣涛 摄
“古琴的曲子不仅仅是音乐,更是一扇窗,使人能瞥见窗内的中国历史文化。”莫瓅说,古琴的减字谱只有指法,上面没有标记节拍和旋律,要想弹好一首曲子,必须对曲子背后的故事有一定了解。“比如学习《凤求凰》之前,我先要了解它讲的是两千多年前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的爱情故事,而弹琴的过程则把我带入了这段故事当中,对作者的心境也有了更深的理解。”学习古琴让她对中国历史、书法、茶艺都产生了浓厚的兴趣,还带动家人一起练习书法。
“对马来西亚其他族群来说,中国民乐是陌生的,他们很是好奇。”莫庚说,他曾在其他族群的朋友们面前演奏过古琴和二胡,尽管不清楚他们能否听懂其中的韵味,但从他们的反应看,他们很喜欢。
民乐走向世界
走进陈璨古琴工作室,茶香扑鼻、琴音绕梁,陈璨在这里为来华留学生及外国友人教授古琴。
“传授古琴文化就是在传播中国文化,让世界感受中国文化的魅力。不少外国友人通过学习古琴,爱上了中国文化。”陈璨说,“这也增强了我的文化自信,进一步坚定了向世界传播中国民乐及中国文化的信心。”
不同文明的交流并非一帆风顺,陈璨在教授外国人古琴时发现,一些学员对中国文化不了解,语言障碍也使得他们很难理解古琴演奏的术语。
陈璨和马来西亚留学生莫瓅于陈璨古琴工作室合影。新华社记者 王承昊 摄
文章来源:《缔客世界 》 网址: http://www.dksjzz.cn/zonghexinwen/2021/0225/514.html